人类快被超越?加速中的人工智能

 人类快被超越?加速中的人工智能

2017年初的Beneficial AI会议上,特斯拉(Tesla)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说:「我们若不是正走向超级人工智能,就是在迈向人类文明的终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曾说过,人工智能可能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

为何他们对人工智能如此忌惮?因为随着搜集的数据量愈来愈大,人工智能的演算能力就会加强,未来可能进化出超越人类的智慧。

AI的基础:三个层次的分析

人工智能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分析数据的能力。而分析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叙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tics)」,侦测和描述数据资料;第二层为「预测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根据大量过去的资料,运用演算法找出模式,预测未来;第三层为「处方性分析(Prescriptive analytics)」(编注:又译作「规范分析」、「建议分析」、「指导性分析」),也就是根据预测的未来,建议行动方针。

以智能制造的情境来说,就好比系统侦测出制造机台出现杂音,或是震动频率异常,运用这些征兆,就能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出现偏误。若预期会出现偏误,系统就能先行校正,以降低可能造成的误差,提升良率,这就是「精度补偿」。

换言之,人工智能拥有杰出的分析能力,更有自我诊断、自我校正的能力。

AI的特性:自我学习、自我进化

电脑的强项,就是能迅速处理庞杂的资料,快速进行逻辑推理,从数据中解读出人力无法产生的洞见。而人工智能的强大之处,即是透过搜集的大数据,加上演算法运算能力、领域专业知识(Domain knowledge)的know-how,进行自我诊断、学习,再自我进化。

例如,语音助理Siri和Alexa,一边以对谈提供使用者服务,一边从对谈中学习,进而改善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又如,广泛运用在影像、语音识别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就是将大量资料放进输入层,经过数个隐藏层中的演算法处理,再从输出层产生预测结果;其中经过越多个隐藏层,就代表学习得越深层,学得更细腻,也可能达成更佳的自我改进。

搜集的资料愈多,愈加速AI学习

早期的「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s),为何没有成功发展为如今的人工智能?除了软、硬体技术没有到位,缺乏功能够强的演算法、晶片来处理资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以前的数据量,远不如现今大量。

人工智能要有效学习,就需要大量的资料,让它能够自我训练。接触的资料愈大,愈具体,人工智能的学习、成长速度就愈快,就越能处理更多资料。而随着科技突飞猛进,人们过去三年新增加的数据资料,就超过了人类过去累积的所有资料总量。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将以更快的速度产生更多资料,进而加速了人工智能的成长。

当人工智能进化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语言与逻辑。例如,Facebook曾进行测试,让聊天机器人互相沟通,学习谈判协商,过程中竟发现AI发展出人类无法理解的语言,引起了热烈讨论。

AI还不足以威胁人类,但需谨慎发展

究竟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取而代之?可以断言的是,目前还无需担心。

因为生命是一种开放式系统,电脑却必须在封闭式系统运作。因此,电脑若要在实体环境中运行,就必须把开放式系统数位化,记录系统的每个角落、环节,再将资讯呈现出来。

而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未频繁暴露于实体环境中,没有充分撷取、纪录、理解大量的活体特征(feature),仍无法像人类一样,处理实体环境、开放系统中的资讯。

简单来说,也就是目前的数据量仍不够大,不足以让人工智能发展出超越人类的智力。再者,人工智能的相关人才,也还相当稀少,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但无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已带来冲击,最直接的,即是开始取代人类的工作。而且它学习、进化的速度,只会大幅加速。我们除了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追求创新,也必须积极调适,以免被轻易取代。

转载自: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7287.html

吴川斌

吴川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