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淺談「奧義」

 [转]淺談「奧義」

火影之九字真言

說起奧義這兩個字,現代台灣的年輕人只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各式日本漫畫中使用的名詞。從武術、劍法、甚至煮菜都可以有奧義。但是「奧義」兩字不是日文漢字,而是是漢人用詞傳入日本,漢人失憶症很嚴重,又從日本反向輸入的名詞。

是的,奧義兩個漢字組合是先用於中原。那麼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字面上看來是深「奧」的「義」理,大概是在說極究的義理的意思吧?如果要這樣解譯的話,就又落入了陳金鋒英文名字叫「Chin-fang」所以他的下巴有長獠牙的邏輯陷阱中。「奧義」和像「支那」一詞般,是漢人翻譯印度梵文的翻譯名詞!

是的,奧義的印度原文是 Upanisad उपनिषद्

Upanisad 是印度吠陀時代重要的思想。漢人就翻成「奧 Upa 義 Ni 書 Sad」。所以用任何形式把這三個字拆開來用漢文字面解釋都是!錯!誤!的!就像把支那一詞拆開解釋,都是沒有相關知識的表現。

原文中 upa 意為靠近(nearby); ni 意為恭敬虔誠地(devotedly); sad 其意為坐下(sitdown)。奧義書的原文涵義意為「親近真理」。它是印度哲思與歷史發展中重要的一環。要了解奧義書,就要先了解早期的印度史。

印度大陸上原本的住民是達羅毗荼語系(dravida)的使用者。在西元前兩千年,來自西北部雅利安人(Aryans)大舉南進,先侵略了伊朗。於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再順著喜瑪拉亞南山麓入侵了印度。雅利安人擊敗了達羅毗荼人後,實施了種族歧視的制度。他們一面消滅古印度文明,一面融攝部份文化與宗教,創造出便於他們統治的宗教與社會制度,也就是吠陀文化(Vedic Civilization )。

雅利安人基於征服者的優越感與統治上的需要創出了「婆羅門」與「種姓制度」,兩個系統在印度皆沿用至今。他們藉宗教和種姓制度為手段,在不同種族間劃分出貴賤階級,每個階級享有不平等的權益,最終目的在維護雅利安人的血統及政治地位。這種「雅利安至上」的社會制度和宗教信仰不僅影響印度,也深深影響著同是印歐語系的歐洲文化。其影響之深,從梵文的「高尚」一詞為「âryâ(雅利安)」可見一般。相同的,伊朗 Iran 原字也是從 Arya 延伸而來。而二次世界大戰前盛行歐洲的雅利安至上學說也讓納粹黨用在迫害少數民族上。

如此殘暴的迫害反而促始原本的印度居民發展出印度民族意識的自覺。在西元前十二世紀,帶領反對「雅利安至上」思潮的哲學學說就是Upanisad,本文的重點,奧義書。

奧義書的主要思想為:

一、反對一神創造主宰論,提倡生命本性(又名命、神我、梵性)非神所創。生命本性如宇宙般本自天成,清淨圓滿。

二、反對命運神定論,主張命運由自身所作的「業」來決定。

三、若無法斷除「業」,就有生死輪迴的「業果」。

四、生命不因彼此的血統與類型差異而有貴賤之分,主張「眾生平生」。

可以看出來,原始的「奧義書」雖然是一套哲理,但背後是有政治意義的。反對雅利安人的一神祭拜與血統制度,而希望人人平等。並以一個人的道德與行為,來建立其社會地位。以追求原本印度各民族的平等權益。

但是原本用來指引人心與改革社會的奧義書哲理,迅速的被統治者吸收,並修正他們自身的宗教,以新的宗教來表面相應奧義書的道理,但卻繼續的維持「種姓制度」。以此迅速發展出來的新宗教,通稱「奧義書」,包括偏激的耆那教、順世論、七要素論、順欲論、決定論、存疑論等。混淆了奧義書的原意,也成功的混淆了民眾的意志。

如今的婆羅門信奉的印度教已是與奧義書結合後的思想。而佛教也是一個基於奧義論發展而出的宗教。佛主張的眾生平等傳承了奧義書的本意,也難怪佛會斥責其它混淆奧義書的思想為外道了。

原始奧義書是後代印度所有宗教的根本。現在婆羅門的印度教雖然仍堅持有一位大神梵天,但先融入了眾神論,再接受了輪迴論。婆羅門並把所有的印度宗教創始人例為婆羅門梵天的分身。包括釋迦摩尼也說為是第三十三世分身,再提出只是分身,並不重要,應回歸本尊說。將所有反對種姓制度的宗教一網打盡。

佛教理論建構於原始奧義書之上,但是佛教提出了許多獨創性的理論。如明見緣起、無常。正行離欲、慈悲。不執取色、受、想、行、識。和最重要的,無我。與原始奧義論主張的神我理論大不相同。無我也是佛教中最重要也最艱難的理論。

 

原文链接:http://hansioux.pixnet.net/blog/post/15736482-淺談「奧義」

 

 

吴川斌

吴川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