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我!电子攻城狮最擅长的是不是就是”烧钱“?

 回答我!电子攻城狮最擅长的是不是就是”烧钱“?

作为一枚电子攻城狮,如果有人问老wu最擅长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烧钱!”。无论是刚走出校门,对着电烙铁瑟瑟发抖的“小萌新”,还是在实验室里“仙风道骨”、手握“天价”示波器探笔的老法师,我觉得我们都共有一个刻在DNA里的核心属性——“烧钱”。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烧钱”日常的绝佳写照。(ps:当然,这不是老wu烧的啦,而是老wu微信群里一位同道中人含泪分享的“发烧”现场 ( ̄▽ ̄)”)

也许只有业内的小伙伴,才能体会到这次的发”烧“意味着什么。

照片里的主角是一台身价不菲的横河(YOKOGAWA)示波器,经过一番“暴力美学”的洗礼,机身被“淬炼”得黝黑发亮,充满了后工业时代的赛博朋克美感。那饱经沧桑的旋钮和按键,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它所经历的“高压”与“热情”。

旁边的电源、散落的电路板、以及那些已经无法辨认的元器件,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烈的画卷。空气中弥漫的,是金钱燃烧后独特的芬芳。

电子攻城狮的特质除了将预算转化为电路板上的青烟,还习惯于把钱包烧出一个又一个窟窿。可以说,电子攻城狮的成长之道,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烧钱”修行。

烧板子 —— 筑基必修课

设计 -> 打样 -> 焊接 -> 调试 -> 发现Bug -> 扔掉 -> 回到第一步。嘿嘿,这是你熟悉的步骤吗?U•ェ•*U

第一版?通常是用来证明方案不可行的。第二版?用来修复第一版的愚蠢错误。第三版?也许……可能……差不多能用了吧?

每一次打样,其实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从双层板到多层板,从普通FR-4到高频罗杰斯(Rogers)板材,从常规公差到严苛的阻抗控制,甚至是HDI的叠孔设计,成本节节攀升,你做过报废的板子最贵打样费是多少钱呢?当你好不容易拿到一块“完美”的PCB,却发现电源和地短路时,那种感觉,就像是用钞票点了一支烟,抽了一口,发现没点着,还把自己烫了。

当然,跨越了入门阶段,我要还是要去最求一板成功率的。(广告植入时刻:欢迎大家订阅老wu的「PCB 设计 一板即成功专栏」https://www.mr-wu.cn/courses/right-the-first-time-for-high-speed-pcb-design/

烧元件 —— 也许是咱玩过的最昂贵的炮仗

在项目初期,我们手中的电阻电容像不要钱一样,一抓一大把。可随着研发深入,元件的单价便开始指数级攀升。一个不起眼的射频芯片,可能就是一顿海鲜大餐的价钱;一颗高性能的FPGA,价格堪比最新款的旗舰手机;而那些用在特殊领域(如汽车、航空)的宇航级、军工级元件,单价更是高到让人怀疑人生,烧掉一个,可能就相当于烧掉了一套房的首付(ps:现在房子首付降低了,芯片倒是涨价了)。

更令人绝望的是,你好不容易下单,等了50周货期才盼来的“宝贝疙瘩”,可能在上电的第一个毫秒,就因为一个愚蠢的低级错误而“壮烈牺牲”。”啪“的一声炸响,也许是咱玩过的最昂贵的炮仗 ( ╯□╰ )

烧仪器 —— 恭喜你,即将接受突破 “大境界”渡劫的洗礼

一台高端示波器,动辄十几万甚至上百万,是每个电子攻城狮的“梦中情机”。除此以外,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精密的源表……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军火库”。这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军备竞赛”,谁的家伙事儿更硬,谁的底气就更足。

老wu觉得,这才是电子工程师的最佳朋友圈晒照
老wu觉得,这才是电子工程师的最佳朋友圈晒照

然而,这些“宝贝疙瘩”往往脆弱得像林黛玉。一次不经意的电压尖峰、一个手滑接错的探头、甚至仅仅是因为“今天感觉不对”,都可能让这些“吞金巨兽”在冒出一缕青烟后,变成一块昂贵的“板砖”。每一次“献祭”,都是对预算和心脏的双重暴击。

化神境 — 个人实验室的“信仰充值”

如果说在公司烧设备、烧元件是“职务消费”,那为组建个人电子实验室而“倾家荡产”,则是电子攻城狮“烧钱”的最高境界。这无关预算,只关乎信仰。

许多工程师都有一个梦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装备精良的“极客”空间。在这个神圣的领域里,他们是绝对的主宰。于是,一种奇特的消费观应运而生:

生活上,极尽节俭,宛如苦行僧。一条内裤破了洞,缝缝补补又三年,觉得“只要不露在外面,功能就还在”;一日三餐,能用馒头咸菜解决,绝不觊觎“加个蛋”的奢侈;购物车里的新衣服、新鞋子,永远处在“待付款”状态,直到链接失效。

装备上,一掷千金,宛如军火商。当看到一台梦寐以求的高端示波器、一台能覆盖到GHz的二手网络分析仪,或是仅仅是一部JBC焊台,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他们会在深夜的闲鱼里,为了一台二手仪器的成色与卖家反复拉锯;他们宁愿骑着小电驴,风里来雨里去,头盔都不舍得买一个,只为给自己的“军火库”添置一台全新的频谱分析仪,哪怕它的价格堪比一辆YU7。

对他们而言,罗德与施瓦茨(Rohde & Schwarz)、是德科技(Keysight)、泰克(Tektronix)、普源精电(RIGOL)、鼎阳科技(SIGLENT)、玖锦科技(Jiujin Tech
)这些品牌,比任何奢侈品LOGO都更具吸引力。

他们熟知每款仪器的指标,对不同型号的优劣如数家珍。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延伸自己探索未知世界能力的“帝器”。

于是,每到月底,当现实的账单和信用卡还款提醒接踵而至时,他们才会猛然发现,钱包早已像被高压击穿的电容一样,穿了个空空如也的大洞。

这或许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但这正是电子工程师最纯粹的热爱。他们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实验室里闪烁的LED、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和电路板上流动的电流。他们燃烧的是自己的钱包,点亮的却是探索未知、创造新物的科技之光。

这,才是“烧钱”的终极奥义——为热爱与梦想,心甘情愿,一往无前。

❤️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打赏支持

微信打赏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用微信打赏

吴川斌

吴川斌

Leave a Reply